有些时候以为自己可以自由选择,其实摆在面前的大多数都是既定选项
看了很多回帖,发现很多坛友可能没分清“自由意志”和“自由”这两个概念
自由意志是相信人类能选择自己行为的信念或哲学理论。
构成自由意志的主要架构包括多种方面,举例而言,在宗教范畴,自由意志可能意味全能的“神”或某种神秘力量并不以其力量掌控个人的意志和选择;在伦理学,自由意志可能意味个人在道义上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心理学,这意味心灵控制身体的部份动作;在科学领域,自由意志可能意味身体的动作,包括大脑在内,不全由物理因果所决定。
以下个人观点,你杠你对,不用专门跟我对线,因为我也不知道我理解的是不是真的是“我"理解的
一个被奴役的人,失去了「自由」,但仍然拥有着「自由意志」。
在教室听课的学生,没有了玩耍的「自由」,但仍然拥有「自由意志」,可以在大脑里开小差的。
自由意志是「观念无法在两个波普第二世界之间复制」的一种体现。
而我们常提到的「自由」,是一种多人社会中才有意义的道德哲学的基本概念。
它指的是一个人免于被另一个人(或一群人)暴力胁迫的概念。
在一个单人孤岛的鲁滨逊世界里,是不存在自由这一概念的(但鲁滨逊他仍然拥有自由意志)。
小岛上的鲁滨逊,即不是自由的,也不是不自由的,他与自由无关。
自由是一种仅在多人互动社会中产生的概念。
并且,「自由」应该是被动的消极自由,而不是主动的积极自由。
即一个人拥有「免于被胁迫做某事」的自由,而非拥有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
在这样的一个体系内,所有人都才能同时拥有消极自由,否则你的自由边界会干涉到他人的自由边界。
著名的罗斯福「四大自由」言论自由中,就提到了一个「免于匮乏的自由」,这就是一个错误的积极自由的概念。
其延伸出来的错误逻辑便是,如果一个人很穷,买不起面包,但他拥有「免于匮乏的自由」,这不是他的错,所以他可以合法地去抢劫。
如果自由意志存在,那么以自由意志为分界线,包含自由意志参与的判断称为「价值判断」,不包含自由意志的判断称为「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产生价值命题。
事实判断产生事实命题。
我们将一个拥有自由意志的个人的价值观视为一种计算装置,它接受某些输入,这些输入描述了发生在现实世界中的特定事件。
然后它输出一个值域为 [0, 1] 的确定结果。
0代表坏,1代表好,也可以是0.3或0.7,表示不那么坏或不那么好。
这个输出的结果就叫「价值」,这样的一种计算过程称为价值判断,得到的命题叫做价值命题。
例如,A在吃一个苹果,他说「苹果很好吃」时,A做出的是一个价值判断,阐述的是一个价值命题。
苹果可以是很好吃的,也可以是不好吃的,也可以是一般好吃的,这取决于A的自由意志得出的结论。
同样的一个苹果,A认为非常好吃,但B尝了一口觉得不好吃。
于是我们得到了下列两组关于价值判断的命题:
A:苹果是好吃的。
B:苹果是不好吃的。
那么苹果到底好不好吃呢?A和B谁对谁错呢?
不存在对错,「苹果好吃」和「苹果不好吃」两种状态可以同时存在。
对于价值命题来说,并不能用「真假」来区分,只能用「好坏」来阐述,并且对于不同主体而言,好坏程度可能会不同。
因为自由意志的特性(观念无法在两个波普第二世界中复制),A和B永远无法说服对方,只能妥协达成共识。
基于价值判断产生的价值命题集合,最终构成个人的价值观,以及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而不包含自由意志的判断,称为事实判断,由事实判断衍生出事实命题。
我们把科学理论视为一种计算装置,它也接受关于世界状态的某些输入,然后做出关于世界另一些状态的输出,称为事实判断。
科学理论的输出接受事实检验,事实判断会被用来与经验事实做比较,从而判定为真或假。
即事实判断输出的结果为 {0, 1} 的一个二值集,要么是0代表假,要么是1表示真。
而价值判断输出的结果可以是 [0, 1] 的从0到1的连续集,没有真假之分,只有价值的好和坏的程度。
即对于下面这个一个事实命题:
苹果长在树上。
我们可以得出这个命题是真的。
苹果要么长在树上,要么不是长在树上,「苹果长在树上」和「苹果不长在树上」两种状态不能同时存在。
但对于:
苹果是好吃的。
苹果是不好吃的。
这样的两个价值判断,我们并不能得出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苹果好吃」和「苹果不好吃」两种状态可以同时存在。
因为价值判断取决于做出判断的主体,个体经由自己的自由意志做出判断。
而事实判断不会因为个体的自由意志发生改变。
例如「苹果长在树上」或者「太阳从东方升起」这类事实判断,一定有真假之区别,无论是A还是B的价值观如何,他们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基于事实判断产生的事实命题集合,最终构成了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一定是排除自由意志的。
因为一旦自由意志介入,科学理论就无法产生稳定的结果。
例如科学家向一个盒子扔小球,钢铁小球没有反弹回来,塑料小球反弹回来,于是科学家推理盒子可能有磁力存在。
但如果此时假设盒子里有一个拥有「自由意志」的人,他只是出于喜好留下了钢铁小球,扔回去塑料小球。
那么在下一次有球扔过来的时候,他可以选择留下塑料小球,扔回钢铁小球,于是之前得出的「规律」便失效了。
如果包含「自由意志」,科学研究就变得完全失去了意义。
科学理论从一开始就是排除了「自由意志」的,就如同科学理论一开始就是排除了「上帝」的概念一样。
有时候情况会更加复杂,我们会做一个关于「价值判断」的「事实判断」。
例如A说「苹果是好吃的」,这是一个价值判断。
但我们能根据这个「价值判断」得到这样的一个命题:
A认为苹果是不好吃的。
上述命题输出的判断值为假。
那么这个命题应该是价值命题还是事实命题呢?
我的回答是:只要有任何一个环节涉及到价值判断,有自由意志的介入,那么它就是一个价值命题。
更加复杂的情况是,有时候我们运用道德/法律规范这个计算装置做了一番事实判断,然后对此事实判断做出一番价值判断:
例如B观察A的举动,然后根据法律条文判断A的举动违法,但B又认为A没有错误,是法律出了错误。
可以说道德规范就是价值观的外部化,其中法律又是道德规范的书面化。
科学则是与自由意志无关的、不包含价值判断的所有事实判断的集合,类似于一台能够准确地做出事实判断的云端服务器。
从这个层面来讲,「心理学」和「经济学」这类涉及到自由意志的学科,永远不能得出稳定的结果,只能采取「永恒的动态博弈」的视角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