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推特有条热度很高的贴子,一位叫“花屋敷の亡霊”的日本网友感慨:
“最近中国产的游戏数量越来越多了,虽然在外表上跟(日本)国内的游戏基本没啥区别,但是很容易分辨。因为中国游戏中的角色在对话途中会突然开始背诵诗歌……”
![IMG_3406.jpeg](https://cdn.sa.net/2024/05/11/IhlaRVsXerUEuSP.jpg)
这段话不知怎么的戳中了日本玩家们的心,很快就有了9000多条转发、4万多的点赞,大家纷纷在转发链里吐槽。
比如像这样的:
![IMG_3407.jpeg](https://cdn.sa.net/2024/05/11/xwArOL8f3qzSjbi.jpg)
![IMG_3408.jpeg](https://cdn.sa.net/2024/05/11/gxsvT9ULDo1E3iM.jpg)
![IMG_3409.jpeg](https://cdn.sa.net/2024/05/11/KLtvib69u47PChd.jpg)
其实这些句子在中国人看来并不是诗,不过翻译成外语后有了美感,被外国人当成了诗。
原推补充道,自己也不是特别讨厌这种现象,但是看到某些西洋风的角色突然用文绉绉的调调讲起“汉诗”,有时大脑会突然宕机。
![IMG_3410.jpeg](https://cdn.sa.net/2024/05/11/w8NZlfnCpAhWVSa.jpg)
随着中国游戏出海越来越普遍,对于母语本身就有一定“汉字”要素的日本人来说,这种文化上的冲击愈发深刻。
每每台词一转“吟诵诗歌”的桥段,都让日本玩家们崩溃不已,介于一种“感觉文本是机器翻译”和“自己不像是识字的”间的叠加态。
![IMG_3411.jpeg](https://cdn.sa.net/2024/05/11/IRksmhKJtDe6rTc.jpg)
有些诗别说是日本玩家了,国内玩家也未必都能看懂。最经典的,评论区有日本人晒出了一张《明日方舟》的日文文本:
「雲万象を晞かし、霧孤徑に蕩れ、河漢を挹み罷り份仃と共にず。」
中文原句是「云晞万象,烟荡孤径,挹罢河汉共伶仃。」
翻译成日文以后,依然保留了原本的架构,对日本人来说跟“古书天书”没啥两样。
对于中国人的吟诗情节,有不少日推网友给出自己见解。
有人解释,“自己曾经也很好奇为什么像《原神》《战双帕弥什》《明日方舟》之类中国游戏会频繁引用诗歌。搜了搜才知道,背诗是中国义务教育的要求,从小学开始的6年就要背160篇古诗。如果你在童年时期有这样的习惯,反应到作品里,就不足为奇了。”
有人表示,“成语和诗歌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跟日本的谚语俳句和歌一样。在许多国家,诗歌都是非常非常珍贵的,属于民族自豪感的一部分”,然后一转日本现状,义愤填膺,“只有在日本,诗人才会被人嘲笑,觉得是煞笔。”
也有人表示,“很多非本国人不能欣赏诗歌的没,是因为文字一旦翻译就失去了它的美”——总之网上讨论挺多的。翻了翻评论区,少见的没有无脑贬低中国,基本都是表示感叹和赞赏的。
![IMG_3412.jpeg](https://cdn.sa.net/2024/05/11/VpL9XmkyHed3Wbq.jpg)
甚至不止日本人。用“中国游戏+诗歌”的关键词谷歌搜索,你会发现,好几年前开始“中国游戏为什么喜欢一转吟诗”已经成了海外玩家的一种灵魂拷问。
哪怕是Steam上英语本地化的国产独立游戏,也有不少欧美老外吐槽,台词经常会出现一些非口语化的奇妙比喻——感觉中国游戏中的角色说话跟莎士比亚似的。
甚至中国人骂人,都可以连骂几个钟头不重样的,这些骂人的文字被翻译软件翻译后,外国人看了都一脸懵逼:中国人骂人骂的太高级了,都是什么啊,看也看不懂!
相比之下,英语骂人的句子都太小儿科了,连汉语百分之一都不如。
![IMG_3413.jpeg](https://cdn.sa.net/2024/05/11/NIBirSPHwghZjTY.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