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直播间连麦规则”,让人不禁莞尔。
连麦视频里,各种隐语暗语满天飞。一开始会一头雾水,但是多听多看看,就能基本猜个大概。
由此可知华人的加密传播能力或许独步天下。
什么叫加密传播?
就是“离婚”不说“离婚”,说“扯快乐证”。
婚外情不说婚外情,说蓝颜知己。
也就是说,当有人说扯快乐证的时候,是假的,真实意思是离婚。
当有人说蓝颜知己的时候,是假的,真实意思是婚外情。
抽象一下:能说的A是假的,但是存在某种符号线索,可以指向真实的B。
再用六个字概括:叫做“假语存”“真事隐”。
你看,一点都不生硬地就扯出了《红楼梦》。
《红楼梦》代表着中国人加密传播能力的巅峰。不仅试图隐藏的“真事”动人心弦,而且覆盖其上的“假语”也构成完备华丽充满美学魅力的符号世界。达到了即使完全不知道背后的“真事”,单纯审美它的“假语”,都会徜徉其中,美不胜收。
这个能力,在某种条件下会激发出来。
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是加密传播的典范。
给你讲的故事,全是“假语存”,背后的真事因为过于残酷,而难以讲述(哪有什么老虎,不过就是绝境中被激发的兽性的隐喻,是假语),但是假语和真事之间,保留了很多管道,让你可以去做“索隐”的智力游戏。
姜文的《让子弹飞》,对中国革命史的寓言式讲述,也可以看作是索隐的艺术。比如张麻子枪口上镌刻上的9853,就是一个红色的印记,携带着革命史的信息。这样的加密符号,全剧当中太多了。
说回加密艺术的巅峰《红楼梦》。
但是也不打算铺开说,就拿红楼梦诗词里的代表作《葬花吟》来说。
以前不明就里的时候,就莫名觉得诗词中有一股难以言说的巨大沉痛、巨大压抑和过分凌厉肃杀的气息,这种巨大张力完全无法在惯常的对黛玉个人情感或行为艺术层面的拉扯中得到解释。
这里也完全是一个加密传播的文学。
有人解说得很充分:
“四月二十六日未时交芒种节”黛玉葬花,隐写清军制造的人间惨剧“扬州十日”。
四月二十五日,扬州城池告破,《红楼梦》作者故意不提这个日期,而只提“次日乃四月二十六”,含而不露,写四月二十六日而透露黛玉伤心之日是四月二十五日扬州城破之日。
台湾学者潘重规在《红楼梦新解》里说:“愈看愈觉得《红楼梦》是一部汉族志士用隐语写隐痛隐事的隐书。中国文字这种种传统的隐藏艺术,是源远流长,深入到各阶层各类型的人物;同时这种种文字上的隐藏艺术,早已经成为富有民族思想的汉人,用做表达意志的共同工具。”
这才是红学家。
上一篇:
[图书] PSP终极圣经 开售下一篇:
求推荐电脑用游戏耳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