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里难道真的有松鼠在打工?”
这个疑问并不是啥童话故事,而是最近一位消费者遇到的真实困惑。最近有一位顾客购买了三只松鼠的板栗,因为吃了一包觉得产品已经变质,就申请了退货,结果发现商家的名字叫“退货鼠”。

这个时候,三只松鼠官方站出来说“清汤大老爷,冤枉啊,这是我们公司内部的‘鼠鼠’文化,只要在三只松鼠工作,就都要有专属「鼠名」。”而且,顾客被给予了一个统一而又神圣的称号——主人。
有网友感叹“鼠鼠文化”的可爱,也有一些打工人闻到了一丝熟悉的味道——“这不就是【花名文学】换了个皮肤吗?”
三只松鼠用一司之力,向所有人展示出“鼠鼠的世界”应该是啥样。
在这里生活,首先你要有自己独特的“鼠名”,这可是通往“疯狂动物城啮齿区”的通行证。

鼠鼠文化连党支部都没放过。想象一下,严肃的鼠支部里,鼠政委正在认真传达精神,氛围一本正经,正想点人发表看法的时候,突然窜出来一个鼠妖孽、鼠蛋蛋,打破了宁静。“他们之间交流真的用的是中文而不是松鼠的叫声吗?”
“进大厂,起花名”以前是阿里发明的互联网公司特产,凤凰网科技的报道,杭州的互联网公司大概有八成会起花名。如今花名的风吹进鼠鼠的世界,公司从上到下都叫鼠名,最后反倒不记得真名了。“咋突然有点不认识鼠这个字了呢?
几年前看《年会不能停》让人嘻笑皆非,主角胡建林入职后的第一步,就是在HR的带领下挑选英文名,在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 ,最终得到了一个Jonny的名字,而朴实的胡健林则将其错误理解成了“庄尼”。谁知,当年的子弹正中现在打工人的眉心。原来「艺术的确来源于生活,但是却不一定高于生活。」
大厂对花名文化的创造已经成为当代显学,涉及心理学、传播学和法学多个领域。
以前入职领工牌,现在入职领“马甲”。进了大厂,你之前叫什么不重要,你现在叫什么才重要。打工人要先学的第一课是,忘掉你爹妈给的名字,先想一个能过审的“花名”。
马云自号“风清扬”,张勇是“逍遥子”,邵晓峰成了“郭靖”。整个阿里巴巴俨然一个武林江湖,人人都是江湖儿女。

上一篇:
今日花销梗图,应景下一篇:
复刻MSX个人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