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便是中元了。
傍晚自办公楼出来,见天色灰青,云脚低垂,竟有些秋意了。路过街角杂货店,见老板娘在店门口摆出各色冥器:金银元宝叠成小山,纸扎的智能手机与笔记本电脑甚是精巧,甚至还有纸糊的咖啡杯与外卖食盒。现代人揣度阴间生活,也免不得要与时俱进。
这般景象,倒让我想起幼时在祖母家过中元的前一日。
那时的准备是极庄重的。祖母早在初十便差人去纸马店买来锡箔,我们这些孙儿孙女围坐八仙桌旁,跟着她折元宝。老人家手指虽已粗糙如树皮,翻折间却灵巧得很,每每将锡箔纸折成精巧的船形、元宝形。我们小孩子的拙劣作品,她也不嫌弃,反倒笑着说:“心诚则灵,祖宗不嫌的。”
黄昏时分,祖母便开始准备供品。除时鲜瓜果外,尚有祖父生前爱吃的几样点心:茯苓饼要撒芝麻,定胜糕须得蒸得松软,绿豆糕则必要城西老字号那家的。母亲常劝她不必如此费周章,祖母却道:“一年一度,总不能怠慢了。”
最妙的是写包封。祖母戴上老花镜,用毛笔在黄纸上工工整整写下先人名讳,每写一个便絮絮叨叨说些旧事:“你祖父最爱吃甜食,牙坏了也不肯忌口”、“二姑妈年轻时最时髦,总爱穿旗袍”。那墨迹在黄纸上晕开,仿佛先人音容也随着笔尖浮现。
而今祖母已作古多年。我也离了故乡,在都市水泥森林中谋生。旧俗大多零落,唯在手机里见家乡亲友发来的照片:电子蜡烛在屏幕上闪烁,虚拟香炉在屏幕里升起青烟。科技终究改变了祭祀的形貌,那心意可还依旧么?
窗外市声喧阗,外卖电瓶车呼啸而过。我忽然想起明日当值中元,该给祖母烧点纸钱,但其他祭祀用品都没准备,心下歉然。转念却又失笑:她生前最是开通,常说祭祀在心不在形。若见我如今好好生活,许是比受那纸钱更宽慰罢。
中元节到底还是要来了,现代人匆匆的脚步,并不为哪个节日停留。只是那烟火气中的一点念想,倒比纸灰飞得更高、更远。
上一篇:
我们和毛子互免了,这下7分钟出国到欧洲国家城市不再是奢望了下一篇:
你们不会都是键盘玩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