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连野望全系列介绍
坛内资源联动帖:https://bbs.oldmantvg.net/thread-6621.htm
《机动战士高达 基连的野望》 SS
1998年4月9日于SEGA Saturn平台发售,由ESP开发。除重要据点外地图分为地面与宇宙两张。地面东西区域不相连,无法越过地图边缘的大西洋移动。世界地图全部由六边形网格构成,移动与布阵均在此界面进行。重要据点会切换成独立地图。通过达成特定条件并完成联邦与吉翁模式后,可解锁使用提坦斯、正统吉翁(基西莉亚)、新吉翁(夏亚)势力。
作为专注单人体验的战略模拟游戏,其特色在于能实现历史IF路线的选择权、通过3D渲染精美立体呈现的机动战士、基于精灵图的高速战斗动画、首次影像化的MSV等广泛涵盖高达世界观的内容,为后续系列化奠定了基础。完全面向成年玩家的游戏设计,刻意不迁就低龄群体的系统机制,反而意外获得了跨世代玩家的广泛接受。
与续作在单位层面的差异体现在"高达(或专用机)等高性能机体每款仅能生产1台或极少数"。例如联邦军模式下,除陆战型高达外最多只能部署12台高达,导致大部分驾驶员不得不长期驾驶吉姆系量产机(但提坦斯模式下的"G-TITANS"例外允许量产)。登场机体约170种,角色约80名。
《攻略指令书 机动战士高达 基连的野望》 SS
1998年10月8日作为万代SEGA Saturn平台最后发行的软件发售,收录追加剧本。包含初期即可使用GP-01Fb与力克·大魔等原最终阶段才能开发的机体剧本。
《机动战士高达 基连的野望 吉翁的系谱》 PS DC PSP
2000年2月10日登陆PlayStation,后移植至Dreamcast与PSP,成为首款登陆PSP的高达系列作品。
采用双篇章结构:第一部"基连的野望"讲述一年战争,第二部"吉翁的系谱"描绘《0083》《Z高达》等势力间的三方混战(第二部事件与兵器登场有所简化)。玩家势力新增奥古、迪拉兹舰队、西罗克派提坦斯、阿克西斯、新生吉翁(卡尔玛)等,全势力通关可解锁收录全体女性角色的"华丽的战斗"(总帅哈曼·卡恩)与基连/基西莉亚/卡尔玛争霸的"德金的忧郁"(总帅基连·扎比)虚拟剧本。
过场动画新增第二部与新势力内容,开场动画全新制作:联邦版采用《哀战士》动画,吉翁版播放贾布罗袭击CG。补充了原作未详述的西玛参与不列颠作战、斯罗守卫伊菲修岛等情节(但存在时间线错误,如本应隶属多兹鲁的阿纳贝尔·盖多与基连亲卫队艾基尤共同参加卡尔玛国葬)。
世界地图改为分区域区块制,单位移动简化为区块间转移,支配区域内无需运输单位。攻击需考虑路线适性,但运输不受限。战斗时沿用前作六边形地图,但布阵自动进行。取消前作的高达量产限制,耐久值改为减伤率等细节调整。
新增《MSV》《MS-X》《0083》《Z高达》机体,包含高机动型强人与强人加农等IF机体,大幅增加《0080》《08MS小队》单位。登场机体达293种,角色154名。硬件性能影响敌方回合思考速度,PS版大规模战斗委托处理时可能需等待10分钟以上,DC与PSP版大幅优化。
《机动战士高达 基连的野望 吉翁的系谱 攻略指令书》 PS
2000年6月29日发售PS版追加剧本集,含问答解锁系谱辞典功能。DC版曾提供网络下载(已终止),PSP版整合至本体。
《机动战士高达 基连的野望 吉翁独立战争记》 PS2
2002年5月2日登陆PS2,专注深挖一年战争,故未收录前作第二部与Z高达时代内容。新增《战略战术大图鉴》角色,机体245种、角色144名。引入军团制、忠诚度系统,战斗场景采用3D多边形。2005年2月发售含攻略书的廉价版《GUNDAM THE BEST》。
本作的军团系统是玩家以由多个部队组成的「军团」为单位进行指令下达的系统。这是为回应玩家认为逐个操作大量部队过于繁琐的意见而设计的机制。军团长的阶级会影响可统率部队数量(大将30支部队、中将27、少将24、大佐21、中佐18、少佐15。大尉以下无法被任命为军团长,无军团长时最多10支部队)。最多可创建12个军团。
虽然减少了逐个操作大量部队的繁琐,但对敌方据点的进攻形式改为军团在连接据点的路线上移动(通过大气层突入或发射进行的侵攻,以及友军据点间的移动除外),且每条路线同时只能有1个军团进行侵攻,这使得联邦军特有的兵力压制战术难以实施。此外,对敌方据点的进攻必须发动「攻略作战」指令后才能实施。该作战内容会限制可同时投入的军团数量。
需注意的是,玩家在完全占领地球圈上空以外的所有敌方据点前,即使相邻也无法向敌方大本营进军。而CPU方不受此限制。
战斗开始时可为每个军团下达详细指令,可选择手动操作1个军团而将其余全部委托给CPU。指令类型包括「重视攻击」「优先确保据点」「委托军团长」「均衡作战」等多种选项,根据选择内容会对能力值产生细微修正。不过根据《电击PlayStation》杂志验证「委托军团长作战时是否存在各军团长个性差异」,结果显示未发现明显区别。
此外,《吉翁的系谱》中单位总数限制为200个,本作则允许保有各军团最大配置数+仓库部队(100支部队)。
策略系统
军团制的引入催生出全新的策略系统概念。该系统根据各角色独有的新能力值"策略"分配策略点数,在进入战术画面前消耗这些点数即可发动各类效果(包括提升部队命中率/回避率、实施补给/修理、进行援护炮击等多项重要效果)。
拥有高"策略"值的角色多为原作中擅长谋略或担任参谋性质的人物,使得部分原本能力较低的高级军官(如联邦军的戈普)获得了活跃机会。与此相关,大多数角色呈现出"具备飞行员能力(射击、格斗等)"、"具备军团长能力(魅力、策略等)"、"具备军团长资质(阶级、角色间相性)"三者中某方面突出而其他不足的特性,减少了因用途单一而沦为"废角色"的情况。
指令成本制与部下提案
以往作品执行指令时需消耗资金或资源,本作将资金转化为"成本"概念,改为同时消耗成本与资源执行指令。
根据占领地总收入与税率计算的预算,需分配至情报(敌军/据点侦察、敌兵器调查/夺取)、军事(军团编成/移动、角色配置)、生产(兵器制造)、开发(新兵器研发/现有兵器改良)、政策(内政与外交)、作战(制定攻略作战/各类特殊提案)六大领域。当某领域分配预算达到特定数值时,该领域成本+1。成本不可跨回合累积,需根据目标合理规划预算分配。
在军事、生产、开发、政策、情报五项中,角色可能提出"部下提案"。此类提案虽受限于特定对象(例如生产领域"生产吉姆"、政策领域"支援占领区"等),但执行成本低于常规指令。部分行动仅能通过部下提案实现,因此如何巧妙利用部下提案成为高效攻略的关键要素。
政策指令
在系列传统"对外交涉"外交系统基础上,新增"国内政策"内政系统。
国内政策可针对本国参数(议会势力、国民支持、占领区、反战活动)实施。数值主要因税率不满与敌区抵抗而恶化,当反战活动达到阈值时将触发暴动/反战示威(全军士气下降、全员忠诚度降低、部分军团无法行动),若议会势力倒向和平派则加速停战协定结局。
对外交涉对象包括三大政治团体(第六殖民地、月面自治都市、木星资源开发)与三大军企(联邦为阿纳海姆、威灵顿、哈比克;吉翁为吉翁尼克、兹玛德、MIP)。政治团体与军企均呈三足鼎立关系(援助一方会导致另两方外交值下降)。提升外交值可获得MS开发方案、收入/资源加成、技术开发经验值增幅等收益,部分事件与外交值挂钩。与前作不同,本作无法对敌方军企开展外交或获取其开发方案,但新增"夺取敌兵器"情报指令作为替代。
改善上述参数还可通过部下提案实现。每位角色内置"内政能力""外交能力"数值与提案类型,不同提案类型的效果与成本各异。提案权仅限少佐及以上阶级角色。
登场人物与机体
新增前作未收录的《GUNDAM THE RIDE》《战略战术大图鉴》角色,但全面删减外传作品(《蓝色命运》《殖民卫星坠落之地…》)角色与机体,且未出现零村雨等原创角色。新增原创MS强人M(对应勇士M)、强人猎兵(对应勇士猎兵型)作为双方终极机体,并首次登场高达高机动型与高机动型吉翁号。
改良系统
已开发兵器可通过改良强化性能,方式分为两种:
在开发菜单调整各兵器的火力、运动性、装甲、物资量。改良后生产该兵器时自动应用修正,最多可改良9次。规则为:提升火力增加物资消耗(降低持续战力)、提升运动性降低装甲、提升装甲降低运动性、增加物资量提高生产资源需求。
仅限驾驶员现役机体,根据驾驶员提案进行专属改良。驾驶员存在改良倾向,例如夏亚多提议提升运动性。
联邦军初期兵器强化
因前作《吉翁的系谱》联邦模式序章难度过高,本作强化了初期兵器(61式战车、德普洛格等)性能。与此相对,削弱了序章高达的压倒性优势,体现"单机无法左右战局"的设计理念。
NT兵器弱化
NT兵器的全方位攻击由常规攻击改为MAP兵器判定,导致NT机体(艾尔美斯、布劳·布罗、吉翁号、完美吉翁号)性能下降。原因包括:MAP攻击时目标视为完全防御(回避率上升),且原可同时发动的常规武器与NT武器现只能择一使用。
索敌不确定名机制
本作起,战场索敌仅显示不确定名(例如原型高达显示"角突",夏亚专用扎古II显示"赤い奴"),此时命中率会受小幅惩罚,且不显示武装、能力、当前耐久与物资存量。需通过情报指令"敌兵器调查"解锁确定名,此后索敌成功即显示机体名并减少命中惩罚。
忠诚度系统
引入军官忠诚度参数,受座机被毁、直接指挥军团、晋升、批准机体改造提案、安排休假等因素影响。低忠诚度将引发以下现象:
联邦/吉翁篇后期,低忠诚高官可能独立为第三势力或积极提案(以低成本提出高效指令);
原创模式中可能出现军官脱逃或随时发起叛乱。
原创模式中,忠诚度受与总帅相性影响。例如选择阿姆罗为总帅时,白色基地队成员忠诚值较高;选择戈普为总帅则全员忠诚普遍偏低。
败北条件变更
前作《吉翁的系谱》败北条件为:本据点陷落或总帅(基连/雷比尔)座机被毁阵亡。本作取消后者判定,允许玩家将高能力值的基连/雷比尔投入前线。此设定延续至《阿克西斯的威胁》。
但本作新增原创败北条件:议会和平派缔结停战协定。停战协定触发存在计算公式,即使主战派势力维持100%,约250回合后仍强制触发,无法如前作第二部般无限延续战局。
原创模式
通关后可选任意角色作为总帅开启原创模式,使用"if点数"组建自定义军队。势力除玩家方外可存在两股势力(若诱发叛乱可增至三股),但无前作各势力50回合事件。
原创模式特典
可触发联邦/吉翁模式中不可能出现的战斗对话(例如基连&雷比尔、克莉丝&巴尼、阿姆罗&拉拉等);
主要角色通关时生成专属结局,结局类型反映角色性格;
可使用联邦/吉翁模式未登场的卡缪·比丹、哈曼·卡恩、帕普提马斯·西罗克、凤·村雨、提姆·雷(缺氧症状态)等角色;
情报指令新增"敌军官离反",可降低敌方忠诚/士气,促使敌军叛逃或引发叛乱间接削弱战力。但叛乱势力生成时继承CPU阵营当前科技等级,拥有约120支部队+满防修正(虽称"分裂"实为新生势力),剿灭难度较高;
可研发部分原创模式专属机体(高达/夏亚专用、大魔/夏亚专用);
需大幅提升IF等级方可初期部署原创MS高机动型高达/吉翁号,但使用《攻略指令书》完整数据可立即部署。然而此类机体部署数量受限,且会引发敌方无视预算急速提升科技等级(约40回合达满级15),可能导致战局不可逆恶化。
《机动战士高达 基连的野望 吉翁独立战争记 攻略指令书》PS2
2003年2月20日PS2版追加剧本集,收录SS版与PS版过场动画的DVD高清版,附带迷你游戏。
《机动战士高达 基连的野望 特别编 苍蓝星辰的霸者》 WSC
2003年5月2日作为WonderSwan Color专用软件发售,开发由Vanguard负责。本作针对掌机特点采用了简化系统。玩家将扮演卡尔玛·扎比或马·克贝,作为吉翁军地球侵攻部队的军团长之一,与其他军团长(包括未被选中的另一名角色,以及诺因·毕塔、尤里·克拉纳、沃尔特·柯蒂斯共4人)争夺侵攻部队的主导权,同时与联邦军展开战斗。与系列传统不同,本作中关于进攻目标选择、开发计划采用、人事安排等战略重要事项无法由玩家自由决定,必须通过上述5名军团长组成的干部会议提案并获得批准。决议通过多数表决进行,其结果不仅受到军团长间友好度及会议中行动的影响,还允许玩家在会前进行贿赂操作。此外,在击败联邦军后,吉翁军将分裂为两派势力,展开新的战斗。
《机动战士高达 基连的野望 阿克西斯的威胁》 PSP
2008年2月7日PSP平台发售,继承系谱系统,机体超400种、角色逾200人,内容涵盖《逆袭的夏亚》,收录《MS IGLOO》《Z高达剧场版》《Harmony of Gundam》单位。
游戏采用地球联邦与吉翁公国篇三部制:第一部:一年战争;第二部:迪拉兹纷争至第一次新吉翁抗争;第三部:第二次新吉翁抗争,追加「阵营系统」「单位改造」「夜间战斗」「单位级委托作战」等要素,并对前作登场单位的性能进行了调整。
本作在继承《基连的野望 吉翁的系谱》大部分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了多项新机制。
阵营系统(Alignment System)
本作中,玩家的行动将影响「阵营属性(Alignment)」,分为LAW(善)与CHAOS(恶)。倾向LAW可获得民众支持,触发中立势力提供资金/资源支援;倾向CHAOS可能引发民众暴动限制行动,但可执行"殖民卫星坠落"等大规模杀伤作战。
阵营属性通常随时间逐渐偏向LAW,但可通过事件选择主动调整。玩家甚至能实现"善之提坦斯"或"恶之奥古"等IF路线。初始阵营属性遵循原作设定:提坦斯与吉翁偏向CHAOS,奥古与联邦偏向LAW。
不同阵营属性还会影响中途加入的角色。例如联邦阵营若倾向LAW,钱·阿吉、凯拉·苏等正派角色会加入;若倾向CHAOS,杰利德·梅萨、卡克里孔·卡库拉等原敌对角色将登场。
前作无法修改已生产兵器,本作允许消耗资金与资源对现有单位进行改造。部分机体通过改造生产可降低成本,但总体费用高于常规生产。扎古II F型(泛用型)可改造为陆战型扎古II J、水中型扎古·海洋款、沙漠型扎古·沙漠款等;夏亚专用扎古等专属机需通过改造而非研发获得,需指定驾驶员并选择"驾驶员适配"完成专属化。
前作仅能通过策略触发夜战,本作新增昼夜交替机制。夜间作战时:控制区域(ZOC)失效,可贴敌方单位侧翼移动;
侦察成功率下降,需调整战术策略。本作可对指定单位单独委托作战,大幅提升大规模部队管理效率。其他优化包括:
新增教程系统;指令帮助信息可视化;战斗动画支持加速播放或直接跳过。允许按区域选择手动战斗或委托战斗。
其他变更点
系列传统的事件动画被取消,改为静态插画(动画卡)呈现。全作动画卡总数超400张,包含历代素材与新绘制内容。
技术等级上限从《吉翁的系谱》的20级提升至30级。各时期MS开发等级分布:
取消前作"进入技"(从战斗区域侵入其他区域),现仅可撤退至己方区域,导致难度略有上升。
《机动战士高达 基连的野望 阿克西斯的威胁V》PS2 PSP
本作是2008年2月7日发售的《阿克西斯的威胁》续篇,PlayStation Portable版与PlayStation 2版同步发行。PSP版支持继承前作系统数据(继承后可解锁全部14个剧本,并保留MS图鉴等数据库内容)。
新增参战作品,追加80种以上单位、5名角色及新势力"提姆·雷军",使机体总数突破550种(含变形/武装/阵营差异),角色总数超260名(含服装/阵营差异),创系列之最。
根据前作玩家反馈,对游戏系统进行了细节优化。包装插画由明贵美加绘制,描绘了雷比尔、基连、西罗克、哈曼、夏亚、布莱克斯、迪拉兹等角色。
前作变更点
新增"出售资源换取资金"方案;
舰船可执行"同时发进"指令,最多堆叠3支部队一次性出击;
部队指令新增角色配置功能,"人事"指令随之取消;
驾驶员阶级改为自动晋升;
部队上限从200提升至250;
机体/驾驶员参数再平衡,提升CPU思考灵活性;
改良敌方AI智能度:前作无论多劣势都会死战,本作新增根据战况撤退至己方区域的行为模式;
部分机体建模更新(如吉姆腰部装甲改为分体式设计);
难度扩展为VERY EASY/EASY/NORMAL/HARD/VERY HARD/HELL/SPECIAL共7档,全难度无需条件自由选择:
VERY EASY:初始资金/资源充沛,部分驾驶员配备强力机体;
HELL/SPECIAL:新增超高难度:
SPECIAL模式:承受/造成伤害翻倍,全兵器生产周期1回合,生产成本减半(难度基准等同NORMAL);
通关剩余回合数奖励从"获取敌方机体设计图"改为"直接生产敌方机体+获取资金/资源/技术经验值",且可生产机体等级较前作下调(例:联邦30回合内通关可生产大扎姆等7机,前作需24回合内通关获取丘贝雷等7机设计图)。
提姆·雷军
解锁条件:通关5个以上剧本后开放副标题"基连的野望外传 提姆·雷屹立月面"追加剧本;
剧情设定:从缺氧症康复的提姆·雷,为终结战争携技术团队举兵。集结希姆斯、基尼亚斯·萨哈林、奥利弗·麦、弗兰克林·比丹、阿斯特纳吉·梅多索、帕普提马斯·西罗克、艾玛莉·昂斯、钱·阿吉等跨时代技术/整备系角色;
势力特性:
初始技术等级12(对应一年战争中后期);
持有Ζ高达、吉欧、利·卡兹等同期无法量产的特殊机体;
初始资金/资源储备雄厚,技术升级后可研发全游戏兵器;
拥有专属开发机体;
徽章设计:类似地球联邦军标志,底部改为高达V型天线造型;
据点为格拉纳达,敌对势力为提坦斯(贾米托夫派)与阿克西斯(哈曼派)。
《机动战士高达 新基连的野望》PSP
本作是以《机动战士高达》《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中描绘的“一年战争”与“第二次新吉翁抗争”为题材的战略级模拟游戏。标题冠以“新”字,系统相较前作进行了大幅变更。
在传统系列中,玩家需以地球联邦军的雷比尔将军或吉翁公国的基连·扎比总帅等全军总司令身份指挥作战,而本作新增了以阿姆罗·雷等单机驾驶员、多兹鲁·扎比等基地司令/舰队司令的视角进行游戏的模式。
世界地图从《吉翁的系谱》《阿克西斯的威胁》的分区块模式,改为SEGA Saturn初代《基连的野望》式的整张大地图。可生产机体总数从前作《阿克西斯的威胁V》的250台提升至300台,但恢复了SS版《基连的野望》中单机种生产数量限制机制,例如无法量产300台高达。
战斗动画采用两倍于前作的演出模式,强化了视觉效果。支持数据安装功能,可通过将部分游戏数据存储至Memory Stick Duo缩短读取时间。
主题曲采用井上大辅的《哀战士》,应用于开场动画、电视广告及宣传影像。
除实体UMD版外,本作通过PlayStation Store提供下载版销售,并推出追加剧本DLC。
在杂志《周刊Fami通》第1185期联合评测中,本作以总分32分入选“黄金殿堂”。
剧本详细
驾驶员篇
以驾驶员视角展开的剧本。仅能操作少量战力,其他单位由AI自动行动。操作选项有限,但流程较短适合快速体验。随着阶级晋升,权限逐步扩展,可执行指令增加。
阿姆罗·雷篇(一年战争)
U.C.0079年9月,联邦军在Side7殖民卫星测试新兵器"RX-78-2高达"时遭遇吉翁军袭击。居住于Side7的少年阿姆罗·雷驾驶高达击破吉翁MS,与幸存同伴搭载联邦新型强袭登陆舰"白色基地"逃离殖民卫星。
夏亚·阿兹纳布尔篇(一年战争)
U.C.0079年9月,吉翁公国特务部队"红色彗星"夏亚在Side7发现联邦新兵器,但遭遇强力抵抗导致部下接连阵亡。夏亚计划将联邦新兵器诱入吉翁势力范围北美大陆,并与驻守该地的卡尔玛·扎比上校联手对抗。
盖亚篇
U.C.0079年11月,联邦主力部队逼近吉翁地球重要据点"敖德萨矿山基地"。曾在鲁姆战役俘虏雷比尔将军的吉翁英雄"黑色三连星"盖亚,受基西莉亚·扎比少将调遣参与防卫战。盖亚率队驾驶新型重MS"大魔"出击拦截联邦V作战新型舰"木马"。
阿姆罗·雷篇(逆袭的夏亚)
U.C.0090年,联邦为镇压反联邦运动成立"隆德·贝尔队"。担任MS部队长的阿姆罗预感夏亚复活迹象,投身对抗新吉翁的战役。
葵丝·帕拉雅篇
U.C.0093年,联邦高官之女葵丝·帕拉雅受夏亚吸引加入新吉翁。因其Newtype潜质被委任驾驶大型MAα·阿基尔,为守护"阿克西斯坠落作战"与隆德·贝尔队交战。
指挥官篇
以基地司令/舰队司令身份指挥大规模部队的中阶剧本,操作自由度高于驾驶员篇。部分剧本中可通过剧情晋升总帅,解锁更多指令。
提安姆提督篇
U.C.0079年12月2日,联邦军提安姆率舰队进攻吉翁宇宙要塞"所罗门"。吉翁动用秘密武器"太阳镜"导致雷比尔将军阵亡,提安姆继任联邦总帅接管指挥权。
多兹鲁·扎比篇
U.C.0079年12月24日,提安姆舰队对吉翁要塞"所罗门"展开包围。要塞总帅多兹鲁·扎比率军迎击联邦舰队。
夏亚·阿兹纳布尔篇(逆袭的夏亚)
U.C.0088年第一次新吉翁抗争结束后,目睹联邦腐败的夏亚整合反联邦势力组建"新吉翁"。通过拉拢阿纳海姆电子公司与各殖民卫星抵抗组织,逐步积蓄战力。
总帅篇
以全军总帅身份执掌全局的进阶剧本,拥有军事、开发、生产等全指令操作权限,继承系列传统高自由度系统,流程较长适合资深玩家。
基连·扎比篇
U.C.0079年,吉翁公国总帅基连·扎比对联邦宣战。凭借MS"扎古"的压倒性优势,吉翁实施地球降下作战。玩家将推动基连的野望——摧毁联邦,实现吉翁独立。
雷比尔将军篇
U.C.0079年,面对吉翁公国宣战,联邦军雷比尔将军在MS劣势下节节败退。吉翁通过殖民卫星坠落与三次降下作战占领地球半数领土。为扭转局势,雷比尔启动MS开发计划"V作战",誓要粉碎基连的独裁野心。
技术士官篇(提姆·雷专属DLC剧本)
提姆·雷篇采用独立机制,除具备驾驶员/指挥官篇功能外,可专项管理兵器开发与改良。非总帅剧本中兵器开发由AI自动处理,但本作需手动规划研发路线(若不主动操作则兵器停滞发展),且必须完成剧情强制的"V作战"机体。开发需消耗大量发言力,玩家需权衡"研发优先级"与"发言力分配"。
提姆·雷篇
U.C.0079年,联邦苦于对抗吉翁MS而屡遭败绩。雷比尔将军秘密启动"V作战",在边陲殖民卫星Side7展开反击计划。担任V作战主任的提姆·雷着手研发能压制扎古的MS——RX计划,力求扭转战局。
新系统
驾驶员/司令官/技术士官剧本
在驾驶员剧本、司令官/提姆·雷剧本中,指令消耗资源从"资金/资源"改为"发言力"。发言力每回合根据阶级自动增长,完成指定目标也可增加。
申请机制
总帅剧本消耗资金/资源生产MS,而驾驶员/司令官剧本需消耗发言力申请MS,经过指定回合后部署。
世界地图模式下,MS将部署在玩家单位附近;特殊据点战中若直接生产,可能不会出现在据点(如联邦的贾布罗、吉翁的兹姆城)或主角附近。
指令与编入
AI自动生产、部署并操控非玩家申请的兵器。
通过"命令"可临时操控友军单位1回合,消耗少量发言力;"编入"可永久收编单位,消耗更多发言力。
无法对阶级高于自身角色驾驶的单位进行命令/编入操作。
总帅剧本
可全权操作所有单位并使用全部指令。
国内支持率与国际舆论
(仅总帅剧本生效,替代前作阵营系统)
国内支持率:
高则提升全军士气与据点开发度,低则士气下降并引发暴动。
国际舆论:
高可获得中立势力资金/资源/技术援助,低将提升敌军士气并封锁己方运输指令。
新增特别方案
战略指令"特别"中追加:
资源采购:可买卖资源;
临时配给:提升国内支持率;
外交强化:提升国际舆论。
委托指令
总帅模式下可指定单位委托AI操控,提供8种行动倾向选项:
攻击/突击/支援/游击/伏兵/防御/压制/联动。特殊据点战支持全委托与回合间切换。
共通系统
作战指令
根据驾驶员能力解锁特殊指令:
狙击(指挥≥50 & 射击≥50):命中率↑,攻击次数降至3/4,禁用格斗;
牵制(指挥≥50 & 防御≥50):防御/回避↑,物资消耗↓,攻击次数减半(据点防御专用);
突击(指挥≥50 & 格斗≥50):仅进行格斗战,回避射击攻击(易积累疲劳度);
总攻(指挥≥70):射击次数×1.5,物资消耗与疲劳度同步提升。
技能系统
角色持有最多3种特殊技能,随等级提升解锁/升级。技能效果包括资金获取加成、弹药节省等。
战斗时生产与缴获
特殊据点生产中的兵器将在战斗第5回合部署。若据点被敌方占领,未部署单位将被敌军缴获。
历史介入系统
消耗通关获得的"历史介入点数",可在后续剧本无视时间线将指定驾驶员与机体编入支援队。机体被击坠后驾驶员伤愈回归,但机体不可再生。本作《高达UC》单位仅作为支援队登场。
其他系统变更
堆叠机制
堆叠上限从3单位提升至6单位,MA可参与堆叠;
取消前作"量产机多机编队"设定,所有单位均以单机计算;
单位尺寸影响堆叠:
S型(标准):高达/扎古/多普等,最多6机;
M型(中型):ν高达/沙扎比等,占2格;
L型(大型):大扎姆/德戴罗斯等,占3格;
H型(舰船):白色基地/姆塞等,不可堆叠。
生产数量限制
机体设生产上限(例:高达1台、钢加农12台、吉姆70台);
被击坠机体可重新生产至上限;
通过"兵器改良"的"生产性强化"选项,可牺牲性能提升生产上限(仅总帅剧本)。
谍报系统革新
谍报能力通过"预算投入"(每1000资金+20)与每回合+10积累;
新增子指令:
调查敌军(消耗15):获取敌军情报;
潜入敌境(消耗30):窃取技术提升研发经验;
破坏工作(消耗40):降低敌方据点防御等级;
秘密交易(消耗50):购买敌机(低警戒时概率获得设计图)。
改造系统调整
取消跨机型改造(如扎克II→扎克加农);
改为性能强化路线:
驾驶员/司令官剧本:单机15阶段强化;
总帅/提姆·雷剧本:全局9阶段改良(影响后续生产机)。
强化类型:
输出强化:攻击↑ & EN消耗↑;
装甲强化:耐久↑ & 运动性/移动力↓;
推力强化:运动性/移动力↑ & 攻击↓;
燃料扩容:EN上限↑;
生产性强化:成本↓ & 全能力↓(仅总帅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