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epSeek给出了他的方案:
基于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与战略格局,在蜀汉失去荆州的关键节点(219-221年),诸葛亮若想扭转局势复兴汉室,需采取一套系统性战略,核心在于重新平衡三方关系、调整北伐路径并重塑蜀汉内部治理。以下为可行方案的推演:
一、外交斡旋:重构孙刘联盟
阻止刘备伐吴
主动对东吴让步
承认荆州现状:暂时放弃对荆州的领土主张,换取孙权重新结盟。可提出“暂寄荆州于吴,共伐曹魏后分治中原”的权宜方案。
政治联姻:推动刘禅与孙氏宗室联姻,或派遣重臣(如费祎、邓芝)频繁出使东吴,化解信任危机。
共尊汉室:承认孙权称帝(229年),换取其名义上奉汉正朔,形成“汉-吴二元正统”对抗曹魏。
二、内政治理:打造“战时高效政权”
强化益州经济
官僚体系改革
技术革新与情报网
三、军事战略:开辟“陇西-关中”第二战场
调整北伐路线
构建“时间差战术”
水陆协同威慑
四、长期布局:构建反魏统一战线
策动曹魏内乱
舆论战与正统争夺
五、风险与变数
东吴反复:孙权可能背盟,需在江州(重庆)驻重兵防御,同时保持对吴贸易依赖,增加其违约成本。
人才断层:提前培养姜维、王平、张嶷等新生代将领,避免出现“蜀中无大将”困境。
粮道瓶颈:开发褒斜道、子午道运输体系,设立前线粮仓(如剑阁、阴平),保障后勤。
六、历史推演可行性
若上述策略得以实施,蜀汉有望在228-234年间实现以下目标:
尽管最终统一仍属小概率事件,但此方案能将蜀汉国祚延长至240年代,并大幅提升“还于旧都”的可能性。诸葛亮的过早离世(234年)仍是最大变数,需提前确立蒋琬-费祎-董允-姜维的接班梯队,确保战略连贯性。
看来丞相还是做得不够啊。。。。老男人们觉得可行吗?
上一篇:
求教,有没有哪款nds,3ds游戏非双屏不可下一篇:
你成年后有啥物质上的梦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