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的交锋
2012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围城》的封面仍是表现了书名的字面含义:“围城”二字被围在既像是迷宫又像是城墙的弯弯绕绕里。又像是被滥用的那一句“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一样,在读过书后,我觉得以以上方式概括《围城》并不准确。
《围城》直击社会与婚姻两大话题。人人尽说围城是婚姻的围城,个人认为,从另一角度来看,不妨把围城理解为社会的围城,也是能够“圆其说”的。
方鸿渐有点学问(与书中其他人物横向比较),心地善良。而他不善处世:懦弱,悲观,没有主见。在人际交往上也不够圆滑,在三闾大学的那段经历正是赵辛楣对他的评价的极好的注脚,“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人们常把学校比作象牙塔,而《围城》开篇便是一群留学生们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的场景,方鸿渐正是慢慢地走进了这社会的围城。在战乱的大背景下,这个社会都在下行,身处其中的方鸿渐也不例外。从买得“克莱登大学”的假文凭风光无限地回乡,在岳父的银行里任职,与苏文纨、唐晓芙陷入三角恋情;再到为唐晓芙所拒,进入内地到三闾大学教书;最后是与孙柔嘉结婚再情感破裂。从一个清高的理想者到最后颓丧的迷茫者,方鸿渐被社会隐形的丝线逐渐紧缚,在社会的围城里越走越深。
他很可爱,因为他很理想;他很可笑,也因为他很理想。有人说其实每个人都是方鸿渐,此言未必有些过了,不过人总是能从方鸿渐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或多或少的。方鸿渐对现实的处境不满,却又不谋求改变。李梅亭做了教授,教“先秦小说史”,而先秦根本没有什么小说;同样是假文凭,韩主任的职位还是比他高。而方鸿渐也只是单单的不满,最多再骂上两句,便又庸碌于现实。“怒其不争”可能是读者普遍的观感了,可为何落得如此地步呢?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方鸿渐自恃才华过人,却没想到三闾大学的职位还是托赵辛楣的福。不懂得人情世故,以至于他一度看不起的许多人反而混得比他好。他很懦弱,没有勇气剖析自我,做出改变,却只是湎于现状,浑浑噩噩。
有人认为,方鸿渐若与唐晓芙结婚会好很多。我看未必。《围城》的后半段唐晓芙不再出场,这可否理解为理想主义在现实主义下的消亡?方鸿渐与唐晓芙都是理想化的人,在一起可能是合适的。但是,也许唐晓芙与孙柔嘉在本质上是同一个人,唐代表着爱情而孙代表着婚姻。就像书中方鸿渐所言:“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理想终会遇上现实,正如生命终将走向死亡,热血终将冷寂。
理想主义未必不好,只是在与现实的屡屡交锋中,理想也应当生成一层硬硬的角质,而不是一无改变地以柔软的腹部迎接现实的痛击。
全书的最后一段很是耐人寻味,“五个钟头以前”放大了看又何尝不是几年前留学生们回国之时?那时的方鸿渐正扶着邮轮的栏杆,眺望着大海,踌躇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