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甲环节,抵制加班!是的我家臭男人坚定的口号。
至于他一个资本家为啥抵制加班,我来转述一下他对加班的理解。
加班
其一是对未能完成合理既定工作量员工的一种类似惩罚的机制,这种加班企业无需支付加班费。
其二企业应对突发状况,要求员工在工作时间外完成额外的工作量,这种加班是需要加班费的。
加班的另一种解读方式
国家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个,那么9 9 6和10 0 0都可以是作为一种变相的加班文化
国人为什么能接受“加班”
工作机遇,说个比较离谱的报告,相关部门的调查报告宣称我国绝大多数岗位人才需求人数严重,上岗率严重不足,但是呢又不说是哪些岗位,哎嘿~你气不气,然后实际百姓的感受就是工作难求。工作不好找,企业就会对员工作出过份的要求,毕竟是为了生存,你不答应就生存不下去了,这就是“压榨”。
是什么让“加班”流行了起来
这就不得不说国内早期推崇到极致的美德教育了,因为曾经我有考虑过以教育心理学的方向继续学习,所以对教育方面的一些政策还是了解的比较多的。教育部对外和对内唯一核心教育方针就是对“德、智、体、美、劳”进行全面性教育(这里解释下,“劳”代表的是劳动的能力,而不是勤劳。)。而将“加班”文化烙印在骨子里的正是“教育部”对“德”的教育方针,据不完全调查80后半段-90前半段的人经历的教育当中“智”是第一位,其次是“德”,对“德”的教育中对价值观教育,能者多劳的概念是教材编写的一个关键要素。而这批人目前正是当代社会打工人的主力军。这就让很多鸡贼的压榨者有了可乘之机。能者多劳的含义能干的人做事多,劳累多。潜在含义挣的也多。当今的“压榨着”画大饼的核心思想。
既然有劳动法了,为什么“加班”现象无法制止
这个就不得不说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了,举个栗子“草”有多少种含义?“操”有多少种含义?“勾八”又是什么东西?
正因中国文字具有极其的不严谨性,虽然在艺术加工上可以带来更好的效果,但是对于需要一切从严的法律上来讲,简直就是灾难。
你知道么?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的老教授说“有的时候,我是真恨不得我国的法律是英语或者法语写的,中文写的法律太难遵从法律的精准与严谨性了”——来自公司法务小姐姐的吐槽。
我国的法律修订几乎无时无刻都在修订,而其修改的内容当中除了一小部分,是实质意义上的改编,其它大部分都是修改了描述方式,防止歧义或出现法律漏洞。
那么“加班”现象无法制止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现有劳动法对每周工作时长定义的模棱两可,对“自愿加班”定义的不准确性,以及无法定义对违反该条例的对象进行准确且有效的惩罚。
“加班”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这个可以谈的东西就太多了,分条来讲粗略的讲一下,对单条有兴趣希望我深讲的可以留言。
1、购买力的降低
看到这个,肯定有人要喷我了,你放屁!!!!你看现在什么双十一网购那购买力。那我只能和你说网购,流量明星带货,网络大促,都是一种兴奋剂,强制增加购买力,最有效的论证,网络大促的销量涨幅率停滞,甚至下降,商业实体店覆盖率大幅降低,数据表明流量明星带货的收益也在日益减少,这针兴奋剂早晚都会有时效的一天。
2、工作效率的降低,利益率低,管理成本高,企业运作呆板难以扩张及转型
这个观点来自于家里俩个雄性的实验(有钱真好),俩个同行业的公司,虽然加班的公司能产出更多商品。但是收益比却低的吓人,因为加班公司的人人工费用要高于非加班,再加上额外产生的水电费,收益要略低于,唯一的优势就是占据了更多的市场份额,但是经过验证,更大的市场份额很难带来更快速的发展,饱和式运行的弊端导致企业在扩张的时候往往需要进行二次重组,而重组对企业的影响是极大的。
3、社会影响
“加班”文化理论上就是变种的“奴隶制”,这本身就不符合ZZ正确。而且对经济体制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再经历两代人,也就是如果10后也这样,那么国内经济会进行一波大退步,不过对于宏观上来讲,国内已经开始了应对方案,详见叛逆的00后。
结语
加班文化本身就是对人自由权益的一种侵犯,其本质源于对人的道德绑架,即不加班就是不努力工作。但当发展成为不加班就无法生存的时候,加班含义也就变成了奴役了。
关于加班的冷知识
加班文化的盛行源于大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教材之中。HR只是为了不成为公司其它员工的保姆,体现自己岗位的其它价值而提出的一个“人力资源高效利用”的解决方案。当今非加班企业因为扩张而雇佣的“专业”HR到岗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高层管理,不加班就是人力浪费,快加班!然后拿出一份在HR圈子里极为制式的一份以“延长工作时间”为核心的内容公司制度改革方案。
——某不愿透露身份的抽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