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的时候,大学同学X找我借钱,我记得那时候还是夏天。理由是家里弟弟资金周转还信用卡,过个月把时间就还,想着他还在大学里做行政,于是就借了,3k也不算多,撑死也不到一个月工资。
结果没几天,又找我借,说是不够,还要在多借一些,我心里有些警惕,对方又说给我打欠条,我也就勉为其难的借了。是时,他说直接借满一万,我说没那么多,最后又给了5k。
结果,好嘛,直接人就玩起了忽悠,今天说孩子要买奶粉,明天说手头紧张,就是一句话没钱。多方打听,说是搞小贷还是p2p去了,总之拆东墙补西墙还不了钱。后来的一段时间,我还想着等等,结果一等就是一年多,另一个同学A跟我说,X也从他这里借钱了,直接6K,也是一样理由,我想这不是操蛋么,A就建议直接去X的学校找他。这一找就把我们气笑了,学校从老师到他带的学生家长,能借的他都借了,靠着老师+学校的信誉,这个数字估计还不小。学校居然迫于压力替他垫了一部分家长的钱,然后组织给记大过。我一看这我的钱还要个p啊,跟本没可能了。A还好,找到了X的最新联系方式(之前的都不接),X终于露面了。最后X总算吧欠条给打了,还拟定了按揭还款方案,我们满心希望的回去了。
故事自然不可一帆风顺,又TM玩消失。我同学A终于忍不住,直接法院上传票,我则是失望之于懒得纠缠了。倒不是8k不当回事,而是后面那几年我自己工作实在太忙,加上结婚生娃和生病,再来就是长时间的静态,没工夫折腾。我也不知道A有没有要到钱,反正法院执行力应该不差,X又是挂名老赖名单。
事情就这样拖了23年1月18日,我还在上班,突然看手机有微信信息,就是两段长语音和8K的转账。我一点高兴的想法都没有,把这个事顺嘴和当面的同事说了,也都为我不平,毕竟当年8K购买力和现在不可同日耳语,而且不给利息。而我则是根本不想听那两段语音,把钱收了。就这样了。
标题说慰藉,其实,也不过是感觉在当前这个经济乏力、工资缩水的时候,多了8K,可以给家里添置点东西罢了。
![499aec2fa7b8328263358b234e384f3.jpg](https://vip2.loli.io/2023/01/20/NDXw4RJdEonvW56.jpg)
上一篇:
淘的罗技G502到了下一篇:
SE的遊戲定價還是很有自信的